• 仲夏傲柏

            歌颂赞美了自然,这群年近七旬的发小们,将创作诗歌的思路扩展到了人生。

            人生这个话题很大,几乎包罗万象,用诗的语言来写它,难也!这些老人从数十年的人生感悟中获取了灵感,从细微处入手,截取生活之片段,提取认知的精髓,抒发己见,却也视角独特,观点鲜明,表达细腻,别具风格。这正是:

            人生如梦写人生,圆梦难忘梦中情。

            挥笔记下片片语,吟出佳句馈此生。

            苦、辣、酸、甜、咸,被这些老人称为“人生五味”。唐一民倡导大家就从这“人生五味”写起。他率先动笔,用小诗文形式描绘了“苦”的内涵:

            愁楚加身心必苦,人不吃苦难立足。

            若有三分垫心底,必有甘甜来进驻。

            唐一民对“苦”的定位之准确,构思之巧妙,辩证入理,引来大家赞叹。

            轮到郁鸿潇了。对人生中的“辣”该怎么解读呢?郁鸿潇思来想去,“有了,就从酒上做文章!”于是他咏出这样的诗句:

            功成名就千杯酒,伤心过度辣入喉。

            克难制胜它相伴,辣遍全身爽心透。

            到柳自杨解读“酸”了。这大半生酸心事他遇到不少,也瞧见不少,“该怎样给酸定位呢?”他想到了心酸的因果,诗句由心而出:

            做出好事被人羞,亲友遭难酸心透。

            还有一事多酸楚,无奈之事做到头。

            身为高级工程师的金亮,对“甜”的感受是深刻的,所以唐一民安排他来解读“甜”。他想到了“甜”的来头和“甜”与“苦”的相互转换,脑中即刻蹦出了这样的诗句:

            告别苦楚喜上头,此甜赛过蜜中游。

            甜蜜切莫享过度,乐极生悲苦自流。

            负责解读“咸”的杨凡生想到了“咸”的寓意。在人生的足迹里,从汗水和泪水中他体味到了“咸”的滋味,其人生的精彩就在其中。于是他咏道:

            人生咸淡皆滋味,无泪不知咸是谁?

            咸入淡出方为好,今世不枉来一回。

            人生五味就这样被四位老人寥寥几句诗语解读了,老同学们听了都觉立意深刻且富有新意,赞扬声不绝于耳。

            接着肖春雨、徐天明、王有志、祁跃进、芮红星、用诗句描绘了他们所理解的“人生五常”。方鸿雁又当起了评论员。

            《仁》

            肖春雨

            仁从心生喻为德,良知天理由正说。

            心斜之人德离去,谁能信他不龌龊。

            “这一正一反的论证,颇有意思,说中了仁与不仁的要害......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耽美小说网 | 网站地图

         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